过庙会,俗称赶庙。庙会期间会有商贩进行贸易活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庙会上几乎没有什么货物卖(商贸活动尚属于投机倒把行为),人们“赶庙”大多是买一碗面吃,或者卖几袋玉米、磨磨刀和剪子。几十年后,庙会的文化表现方式和买卖货物的种类已经得到了极大丰富,买卖的东西变成了吃穿用各类,多是一些衣服布料,厨房用具等,还增加了许多文娱活动和游乐设施。21世纪初至2010年左右,庙会的那几天,村子的街道上几乎不能行车,路的两旁摆满了待出售的商品,只留下中间窄窄的一条通道供人行走。因为交通不便和庙会上商品的价格低廉以及商品种类的齐全,庙会几乎是村民们购物的狂欢节,人们似乎恨不得要在这几天里买够一整年的生活用品。商贩们通常会屯一大批货,循着每个村庙会的时间,游走在各村之间,每年夏天农村中的庙会贸易都会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经济发展到今天,物流的发达、网购的便利、经济状况转好,这一切都让庙会上的商品有些无从销售,庙会繁荣的景象渐渐成了无法再现的过去。
这种现象其实折射了东方群己观的演变。不同的地域和历史相互影响着,催生出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大多数东方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以集体主义为文化核心,强调人际和谐,因而在交往中往往是他人取向,也可以称为群体取向。而西方(尤其是欧美)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文化核心是个体主义,在这种文化核心下,交往的方式与他人取向恰好相反,人与人在交际中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老人们对走亲戚、过庙会这种事非常重视,实际上这是依承了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的群己观,以家族为本位,把个体建立在关系上,脱离开星罗棋布的关系网,一个单独的个体将无法生存。而这种节日不仅让亲戚这一类关系得以拉近,因为庙会在赵壁举行的缘故,很多邻村的村民也会在这时候来庙会买东西看戏,村际关系同时也能拉近。六月二十四的庙会已经成为一个社群活动,甚或是社群间相互交往的活动。依照东方一贯的社群属性,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即使走出了村子,他们的社交也多是这种亲缘性和地缘性社交。可以想见,祈雨仪式和六月二十四这个庙会或许是这些老人的精神寄托,人们依托六月二十四这个“节日”,娱乐放松,平常不大见面的亲戚朋友也在这种时候得以一见。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偏个人主义的文化影响了大多数年轻人。尽管还处在集体中,但是已经有彰显自我和独特个性的表现,脱离了熟悉的群体也可以很好地生活。markus&kitayama提出了依赖型和独立型的自我观,具有独立型自我观的人崇尚个人主义、个人成就、自我导向和竞争。90后、00后们秉承着这种独立型的自我观以及个人主义的群己观,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自己本身能够很好地生活而不用依靠家族的资源和力量,对自己的个人隐私也视之慎重,因此对传统走亲访友时被问到的婚姻、成绩等涉及到个人的问题可以说很厌烦,还有一些人对父母走亲戚时略嫌虚伪的面孔看不惯,所以大部分年轻人将这件事当做尴尬、厌恶且无聊透顶的事情,这或许也是他们对庙会兴趣不大的原因之一。
当今时代下的庙会看似盛行并且对精神和习俗有所继承,如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这些庙会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美好的精神寄托和庙会上的各类美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去,旅游、参观、品尝美味,商机涌现自然又吸引了商贩的到来。这些有名的庙会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人们从中获利,并且也愿意维护和保护它们的传统民俗。然而在诸如这些不知名的村落里的庙会却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年轻人不愿意在庙会上买东西,老人不舍得买东西。不知何时,庙会或许就会在村落的历史中彻底消亡,无人知晓,就如同东方的群己观渐渐被个人主义渗透、侵蚀。
参考文献
凌迎春. (2016). 中西文化群己观的差异及中西文化交流断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06(01), 141-144.
徐赣丽. (2020). 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6(03), 98-105.
王娟. (2004). 中西文化群已观的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外语与外语教学, 12(11), 33-35.
张曙光. (2017). 群己关系视角下社会个体化对政治认知及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02(01), 131-149.
赵新平. (2020). 清末民初晋北庙会与民众精神生活——以忻州地区为例. 晋阳学刊, 06(02), 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