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对下面这个故事不陌生: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口玩耍,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想出了个办法。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一块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地收下了。第二天他们又来了,老人再次给他们钱,不过这次少了点,只有五毛,理由是自己养老金也不多,只能少给一些。孩子们觉得五毛钱也还可以接受,于是又兴高采烈地走了。到了第三天,孩子们又来了,老人同样给他们钱,但这次只给了一毛。孩子们勃然大怒:“我们在这儿呆一整天才能拿一毛钱,再也不来了!”就这样,老人门前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我们在感慨老人机智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这样一个转变,那就是:孩子玩闹的动力去哪了?简单的小故事,揭露了关于动机一个惊人的秘密:外部奖惩会削弱内部动机。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行为主义统治心理学学界四十余年,基于刺激-反应、强化-奖惩的范式早已深入人心,被无数人视之为常识。如果家长、老师、老板想要激发孩子、学生、员工的积极性,往往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表现满意就给点甜头、大加表扬,表现不满意就威逼利诱、严厉批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做法,并认为行之有效。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1969年夏天,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爱德华·德西(edward deci)对人类行为动机萌生兴趣,想知道外部奖励对人的动机的激励作用到底有多大,于是他用立体积木拼图(soma puzzle ,索玛立方块)做了个实验:
他邀请 a、b 两组学生在不同的房间玩立体积木拼图,每个房间都放置有娱乐杂志。随后,他要求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积木拼出指定图案,他告诉 a 组学生,如拼图正确则有金钱奖励,而 b 组没有告知,也没有奖励。实验中途,德西分别告诉他们,实验时间已到,他将离开房间 10 分钟录入数据,你们可以自由活动。但实际上,德西并没有去录入数据,而是通过隐秘的单面镜观察两个房间学生的不同反应。实验发现,a 组在自由活动时间往往会放下积木拼图跑去翻杂志,而 b 组则会继续玩积木拼图。
如上的实验证明:金钱等外部奖励反而会削弱人类的行为动机。随后,德西和瑞安(ryan richard)继续研究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当某件事情是出于一个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由于某些外部原因时,同样的活动将会更有动力,同时也更有乐趣。比如阅读,两个人看同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是自己想读的,肯定会更加津津有味;而那些为了完成作业或论文不得不读人则往往会敷衍了事。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内部动机就好比自己往前走,外部动机则相当于是被人推着或拖拽着走,当然不舒服了!
但实际上人的动机并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而是有更复杂的结构,并且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自我决定理论基于个体对外界控制信息的感知,把动机划分为五个层次: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
△无调节:没有动机,随波逐流;
△外部调节:如果不做a就会被惩罚,或者失去什么,或者如果做到a,可以得到b;
△内摄调节:做到a大家会觉得我很厉害,会得到大家的赞扬;
△认同调节:认为做到a对自己是有利有价值的;
△整合调节:a这件事情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我去做;
△内在调节:只要一做a,我就很快乐。
如果觉得太抽象,那我举个通俗的例子:健身。
△缺乏动机:我才懒得去健身,肥宅就肥宅;
△外部调节:我花大价钱办了健身卡,如果不去钱就打水漂了;
△内摄调节:每天在朋友圈运动里排名第一,获得很多点赞,有的人甚至为了点赞作弊;
△认同调节:健身可以让我有更健康的体魄和更好的身材,所以去健身;
△整合调节:我崇尚健康的生活,健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去健身;
△内在调节:我爱健身,健身使我快乐。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思考:有不同的动机,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并导致不同的后果。内部动机越强大的人,无疑受益越大。
自我决定论作为一个极其有前途的动机理论,它提出的对于个体自主性的尊重,也越来越得到组织管理、家庭教养等领域的重视(比如现在很流行的正面管教理念,就和自我决定理论的很多观点高度相似)。希望你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中,更多的听从内心的呼唤,凭借自己的兴趣,保持好奇,保持热情,坚持内在动机,自我决定,尽量选择感兴趣的知识,做喜欢的事情,过想要的生活,才能在漫漫时间长河中,取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成就,并获得幸福。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去看艾尔菲·科恩写的一本书,名字就叫《奖励的恶果》(这也是本文题目的由来)。自我决定论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对一件事本来就有兴趣,就千万别画蛇添足,奖励也是有副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