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疾而终的暧昧、未能走到最后的初恋、幼时渴望却不曾获得的关爱……我们似乎总是会对“未竟之事”有着执念,在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故事。
小蔡找来一些朋友做游戏,她让对方做22件简单的事情,如写下一首自己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在这些事情中,只有11件允许做完,另外11件在没有做完时就会受到小蔡的阻止。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出现的顺序是随机排列的。
做完游戏后,在未提前告诉朋友的情况下,立刻让朋友回忆这22件事是什么。大家猜是已完成的工作回忆起来得多?还是未完成的工作回忆起来得多呢?
小蔡统计出来的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也就是说,在上述条件下,朋友们对未完成的事情比已完成的事情记忆保持得更好。
这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β.β.蔡格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一种心理现象——蔡格尼克效应。其定义是人们对已完成、已知结果的事极易忘却,但对那些中途被打断的、未竟的事情印象深刻。想必大家也可以猜到,小蔡就是蔡格尼克,而她做的游戏就是验证这一效应的实验。
我们先忽略“蔡格尼克效应”这一陌生名词,以下场景我想大家可能都经历过:广告总是插播在电视剧最精彩的时候,我们意犹未尽却又无可奈何;第二天明明有很重要的会议要早起,却在前一晚熬夜追小说;比起听不到八卦,听八卦听到一半更让人痛苦;和有结局的感情不同,那些没有结果的初恋往往让人铭记一生……
这些其实都是“蔡格尼克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广告总是插播在剧情最精彩的时候,这样才能让观众记住剧情主线,方便观众下一集播放时回忆剧情,而且可以引起观众好奇心,留住观众;因为不知道主角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我们迫切想要知道结局,即使能够早早放下手机,也会因为放不下小说情节而辗转反侧;越是听不到完整的八卦,就越会把八卦记得越久;因为初恋往往朦胧而美好,并且一般都以分手告终,我们反而对其印象深刻……
那我们只能用“蔡格尼克效应”解释生活现象,而不能运用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吗?
当然不是,比如我们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时,可以一点一点向对方展现自己的优点,让他/她不断发现你新的闪光点;比如叫他人起床时,我们可以轻轻在他耳边播放他非常熟悉的歌,但是一定不要放完,在高潮部分暂停,这时他的大脑就开始了一天工作,在唱完剩下的歌之后,他也就清醒了……
意犹未尽的剧情、不够理想的情感结局、朦胧的情愫、错过的爱人……这些都让我们感叹生活中总是充满了遗憾,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些遗憾,我们才得见人生百态,感受人生的多姿多彩。所以我们不需要去惋惜些什么,尝试接受它们,把握当下,生活本来的样子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