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每天的生活似乎都是在“种草与拔草”间互相转化。“化妆品是深坑”、“电子产品迭代速度让人吃土能力max”、“最怕听到‘亲测有效’、止不住买买买”……“种草”已经成为新时代消费主义的象征。
即使不是购物狂,相信你也一定有过被“种草”的经历。“种草”最早流行于各类大小美妆论坛与社区,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大量扩散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泛指“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
web2.0的全数字时代,移动支付时代的红利让消费路径极速缩短,从“种草”到“拔草”可能就是几分钟的事。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刺激了“剁手”的冲动?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社会、心理与文化的动因?“行走的种草机”们有哪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套路?
人是模仿动物
在社会学视域下,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能。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曾在其《模仿律》一书中提出三条模仿定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被津津乐道的“种草”,同样可以与上述三条模仿律无缝对接:
(1)人们倾向于模仿具有更高社会地位和更好时尚观的人;
(2)种草”常常始于跟风,时兴的“种草”也总是自带爆点和流量;
(3)在人们更熟悉的领域,对那些认可度更高的人或事物,人们“种草”意愿表现得更为强烈。
模仿的深层动机是认同——“买了这个你就跟我一样”
模仿的根源在于认同——被熟人种草是源于长期累积的信任,对方的人品、品位以及双方融洽的交往关系都在为商品的品质背书;而网红之所以带货则是因为屏幕上光鲜的形象营造出一种“买了这个你就跟我一样”的美好幻象,使人获得某种象征性的身份跃迁。
人也是情绪动物
消费者行为学中认为,人类的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元素构成,在一般的产品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先形成认知,继而产生情感,然后再做出消费行为。
广告对人真正的影响,就在于“情感调节”:即把产品和欢乐、愉快的画面联系在一起,为观众创造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久而久之,消费者就会把从这些画面中获取的正面情绪转移到广告的产品上,最终心甘情愿为产品买单。
社交媒体功不可没
“种草”靠的是口碑与相互信任,社交媒体则不断试图打破用户间的交往屏障,二者都把“关系”抬到了一个关键的位置。而“种草”,说到底也是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一种,离不开人的碰撞与互动,离不开每一个个体节点间或深或浅的联结。
德勤2015年发布的一份关于电子设备使用如何影响零售的报告指出,在购物过程中,使用社交媒体的消费者更有可能比非使用者花更多的钱;同时,认为自己受到社交媒体影响的被访者在购物时的花费更有可能远超非使用者。
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种草”也有其进化历程——从熟人到陌生人,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再到它们全方位的渗透融合,人们的关系看似逐渐趋向弱化和陌生化,实则随着参与感的递增愈益丰富而稳固,最终成为种草背后的强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