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形容人们的生活,通常离不开一个词,就是“焦虑”。似乎在这个时代里,绝大多数的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打工人,都有各自为之焦虑的事情存在,并经常深陷焦虑带来的不安之中。那么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焦虑对我们而言是否只是对我们不好的存在?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的最初来源是原始人类对生存威胁的担忧,从某种意义上讲,焦虑与恐惧都是一种进化来的心理机制,是为了警醒人类躲避危险,但是焦虑更多的是人类预先感知到威胁,进而产生的一种害怕无力应对事件的担忧,是一种预先感知。而恐惧更多的是面对一种对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的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的情绪体验。
焦虑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已经和人类共存了千万年,是人类普遍共有的心理机制,只不过原始人类的焦虑更多的是担忧生存受到威胁,担心被族群孤立、担心在竞争中失利、担心野生动物的迫害。而现在人们的焦虑来源千差万别,为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焦虑,有普遍性的焦虑,也有差异性的焦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人都有为之焦虑的事情,因此不必因为短暂的焦虑情绪而错误地认为好像世界上除了自己,别人过的都很好。
当我们知道焦虑是人类共有的属性之后,还要清楚的是,焦虑的程度有轻重之分,当个体察觉到自己的存有正在与非存有的无限可能对抗时,焦虑便产生了,通俗来说就是当事情的发生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时,焦虑就会产生。如果我们将事情的完全掌控与完全失控(或者说是完全确定与完全不确定)看作承载焦虑的两个端点,那么在这两个点之间的哪个位置我们的焦虑体验才是最高的,会是在完全失控的那个点上吗?答案是“否”。当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确定感与不确定感各占一半时,我们的焦虑程度才是最高的。如果知道自己完全可以应对一件事情,或者知道自己完全做不到一件事情,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焦虑的,恰恰因为人类是偏好追求确定感的,因此当人们认为自己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各占一半,事情的结果变得极其不确定时,焦虑感便席卷而来。
焦虑的存在也并不一定是完全损害心理的,适当的焦虑是会促进效率的。然而现在人们的焦虑感知过于普遍以及程度太深,很多莫须有的焦虑其实是来源于同辈比较,看到别人做一些事情而自己没有做到就感到焦虑,不断去追随别人的脚步,但是很多情况下并没有想清楚做同样的事情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
倘若人人都清楚自己的人生追求,依照自己的能力规划人生,焦虑便不会成为我们人生发展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