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 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太宰治《人间失格》
《圣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古以色列王国的先知约拿奉上帝之命去罪恶之城——尼尼微城传达天谴警告, 因为这时的尼尼微城腐败不堪,人们生活并不幸福。这本是难得的使命和极崇高的荣誉, 可当约拿完成了使命时, 他却畏惧了,他自己躲起来,不愿面对世人的夸奖。他把自己隐藏起来, 不让人纪念他, 并觉得自己名不副实。
现实中我们是否也这样呢?我们当中有人或许有这样一种体验,我们渴望父母、亲朋好友、老师甚至是陌生人的夸奖, 可当真正面临夸奖时, 却又会面红耳赤, 甚至想要逃避和否认,认为自己并不值得这样的称赞。完成一件任务得到夸奖本来就理所应当,希望得到别人的正面评价本就会让人心情愉快,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逃避的感觉呢?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知识的话,那么今天我们的主题——正性评价恐惧,或许可以给你一个答案。
正性评价恐惧是对他人给予的积极评价感到恐惧, 并因此而担忧的一种情绪反应,是著名学者weeks等人于 2008 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正性评价恐惧一般发生在社交恐惧症的患者身上,因为他们不仅对负性评价恐惧,对正性评价也恐惧,他们害怕别人评价,换句话说,他们害怕与别人交谈。但正性评价恐惧并不是社交恐惧症患者独有的,正常人身上也往往有着这样的现象。而我们之所以会对他人的正性评价感到恐惧,极有可能是由于担忧正性评价会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并担心其背后的动机,将其视为一种社会行为,宁愿保持现状,也不想要得到夸奖。
我们都知道负性评价是对他人给予的消极评价感到恐惧,是我们都不想要听到的一种评价类型,那正性评价恐惧跟负性评价恐惧有没有关系呢?两者之间又是怎样的结构呢?正性评价恐惧并不是负性评价恐惧的延伸反应。这两种评价恐惧是相互独立的因素,并有着相互独立的心理结构。正性评价恐惧与负性评价恐惧的区别在于正性评价恐惧是将自我意象中的积极部分最小化, 恐惧的来源是觉得在活动中社会地位上升,增加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从而会导致一系列的威胁,诱发了个体的恐惧,预期表现则是良好。而负性评价恐惧是将自我意象中的消极部分最大化,恐惧的来源则是担心负性评价会让自己在接下来的社交活动中社会地位下降,从而对预期表现产生恐惧。所以通过对比发现, 正性评价恐惧与负性评价恐惧无论是在自我意象,恐惧来源还是预期表现上都是不同的。